导读:社科院发布《住房绿皮书》称,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指数为29.5%,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艾凯资讯】
社科院发布《住房绿皮书》称,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指数为29.5%,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一年之间,房价泡沫就翻了一倍?上述数据遭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
对此,绿皮书编者、社科院财贸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研究员邹琳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计算时的参照不同,两个版本的房价泡沫指数没有可比性。而且,上述指数仅作为一种参考,不能说明具体问题,也不能依据泡沫大小来推断市场走向。
质疑:严厉调控下泡沫翻倍?
按照绿皮书的算法,房价泡沫等于实际价格减去基准价格。这里的实际价格,就是今年9月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宅集中成交价。这里的基准价格,则是由反映城市经济基本面和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的11项指标综合得出。
按照上述算法,北京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宅的基准价格为13316元/平方米,实际价格为26446元/平方米,泡沫指数达到49.6%,而去年同期,北京的房价泡沫仅为26.6%,一年翻了近一倍。
2010-201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分析深度研究报告
这种情况并不限于北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2009年版《住房绿皮书》发现,去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泡沫指数为14.1%,仅相当于今年的一半不到。其中,去年深圳市的房价泡沫为零,仅过一年时间就达到48.5%。
一年之间房价泡沫翻一倍,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现实。但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多次提出“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并连续出台多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即便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也无法阻止房价泡沫的膨胀?
回应:不能以此推断市场走向
对于上述疑问,绿皮书编者、社科院财贸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研究员邹琳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计算时的参照不同,两个版本的房价泡沫指数没有可比性。
不过记者查询发现,在两个版本的绿皮书中,选择的35个城市完全相同,计算基准价格所用的11项参照也没有变化。唯一的不同是,今年的绿皮书在计算实际价格时,选取的是城市二类地段的物业,而去年的绿皮书选用整个城市的平均房价。
质疑者认为,即使按照上述两种房价样本,所得出的误差也不至于达到一倍。因此,绿皮书中的“泡沫说”似乎并不可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2.6%,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1.9%。房价涨幅远低于上述35城市的泡沫涨幅。
邹琳华对此解释说,由于房价数据不完全准确,房价泡沫指数有被夸大或缩小的可能。他还表示,制定上述指数仅仅是作为一种参考,不能说明具体问题,也不能依据泡沫大小来推断市场走向。
专家:泡沫比例无法测算
多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泡沫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无法测算,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准确统计市场中的投资投机性需求,且投资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难以区分。
还有观点认为,房价上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地价推涨所致,因此,除计算房价泡沫外,还应计算地价中的泡沫成分。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已谈论多年,但对于市场中究竟存在多少泡沫,业界始终未能达成共识,也承认其测算难度。
不过,泡沫扩大的说法还是受到了多方质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已被大量挤出,成交量的稳定和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刚性需求的释放。
出席昨日发布会的中国土地学会副会长黄小虎也明确表示,在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上,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敏)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转载,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