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6年,我国的食品物流行业同整个物流行业一样,走过了在混乱和无序中逐渐整合和规序的艰难过程。说食品物流行业仍处在混乱和无序中,绝对没有贬低这个行业的意思,相反,正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是很大的,从建立 现代食品物流体系的意义
2006年,我国的食品物流行业同整个物流行业一样,走过了在混乱和无序中逐渐整合和规序的艰难过程。说食品物流行业仍处在混乱和无序中,绝对没有贬低这个行业的意思,相反,正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是很大的,从建立 现代食品物流体系的意义上说,逐步从混乱和无序中走向规范和有序,从企业物流即自营物流走向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意味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正常的现象。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行业现状,我们食品物流行业协会才能更加有 所作为、为行业和企业的服务点也才越多。 我国食品物流冷链及安全状况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得到迅猛增长,食品物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日益加剧与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带来了机遇和商机,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生、鲜”食品消费逐渐加大,低温食品物流发展及安全刻不容缓。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量近7亿吨,在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食品消费总量为2.4亿吨。目前我国有肉类食品厂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有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多万吨,每年以30%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速度递增。 但是从食品冷链体系整体状况而言,我国食品冷链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下运销的。冷冻食品产销的冷链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的安全。 二、食品冷链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国易腐食品除了少量外贸出口以外,其余大部分是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主要是由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不健全,大大影响食品物流在途质量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三、我国冷链硬件设施装备不理想 汽车冷藏车辆:我国有保温车辆3万辆,而美国有20万辆;日本有12万辆,我国冷藏保温占货运比例仅为0.3%。 铁路冷藏车辆:全国铁路总运行车辆33.8万辆,冷藏车只有6970辆,仅占2%,而且都是陈旧机械式速度车皮,规范保温的保险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物运输总量1%。 冷库容量不足:我国目前冷库总容量700多万立方米,但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而当原材料不足或生产淡季时,冷库处于闲置耗能状态。在冷库建设中存在重视肉类冷库,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型冷库,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整体发展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推动。 从上述情况看,目前我国食品冷链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平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系统保障。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易腐食品初级的农产品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70%,按照国际标准,易腐食品物流成本不能超过总成本的50%。 “十一五”期间,我国公共食品安全应该有更加有效的食品冷链体系保障,建立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加强我国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的联动机制;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措施。政府应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相关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合力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准备推广食品安全物流追踪系统(二维码,日本东芝技术),从食品冷链现代化和食品安全出发,通过食品冷链的物流系统为冷链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同时也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对问题食品可以追查到底,但是限于推广资金问题,效果并不显著。希望在“十一五”期间,资金能得到政府支持(据初步估算,约需100万元左右),从而建立食品物流特别是冷链质量监控体系,在流通环节预防问题食品发生,保障大众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确保大批量食品物流的安全。 食品第三方物流发展空间广大 食品行业是我国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也是一个国际品牌涌入迅猛、国内品牌后起之秀最多、发展最快的行业。据2006 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344.83亿元,占全国工业经济份额8.15%,比上年同期增长26.85%;食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达6299.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8.08%,增速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经济份额9.48%。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想象,食品行业对物流配送的需求是何等庞大。而且,由于食品这种特殊的商品独特的物理和商业属性,比如货值低、体积大等等,也在无形中增加了食品物流配送环节的业务量。因此,食品物流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夺的对象。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食品物流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正在积极准备进军食品物流行业。这一点,从近两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召开的食品物流招投标会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的踊跃程度中可以略见一斑。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转型的起步阶段,第三方物流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落后。调查显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到总体需求的5%。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有主要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只有很少几家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 虽然现在还没有准确的食品行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量的统计数字,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上还是采用自营物流即企业物流这种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物流运作水平还停留在运输车队的阶段,食品生产企业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认知程度偏低,利用社会上的物流资源降低物流环节成本的动力不足。 我国食品企业实力相对薄弱,自营食品物流的组织弱、规模小,不适应食品物流的高技术要求,食品物流业务外包的实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食品物流外包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首先是我国大型食品企业设立自营食品加工中心,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优势,为企业物流外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完成自身的物流配送的同时,提供专业性食品物流外包服务,为物流外包企业创造了新的价值。例如上海冷藏企业整合成专业化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它们接受物流外包,面向食品批发企业和独立经营的单体超市门店开展以食品为主的配送服务,实施如肉类、蛋类、菜类、牛奶、面包、冰淇淋等新鲜食品和不易变质的饮料等食品的物流。 第三方物流承接食品连锁企业的物流外包是一个发展趁势。第三方物流可以节约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连锁企业将食品的配送工作甚至全部的配送工作交给专业物流企业,这成为连锁企业的一种选择。 目前我国从农田直到餐桌的食品物流,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措施和食品检测手段落后等。所以更应该通过食品物流外包,提升食品质量,在食品质量管理和安全卫生控制方面与国际惯例和进口法规要求接轨;应该通过食品物流外包,实现快速通道和冷冻冷藏链,利用冷链保鲜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食品物流外包,规范《真空预冷标准》和《包装净菜标准》等标准,通过食品物流外包,发展食品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被经济学家称为继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之后的企业第三大利润来源。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物流成本已普遍降至20%以下,而我国目前食品行业特别是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约占到商品总价格的70%左右。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一般工业品,从出厂经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而水果、蔬菜、某些化工产品的流通费用所占商品价格比例有时高达70%。由于铁路运输供求矛盾突出,迫使企业转向成本更高的公路运输;公路过路过桥费用高昂,约占物流总成本的20%-30%,而欧盟这方面的成本只有2%-3%。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部分是由于食品物流的“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方式、以及食品行业苛刻的保管条件和保鲜程度所决定的,但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物流的规模及管理水平决定的。食品行业物流成本过高,已经直接导致食品的终端价格趋高,进而不利于食品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食品物流的高成本并没有对应着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食品物流也不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只能采取自营物流这种形式来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性。例如,我国第一大肉类生产企业--双汇集团,在它自营的物流公司内部就有200多辆冷藏食品车辆,这些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会造成运力的浪费。但社会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很难达到双汇的肉类物流对时间、温度、卫生、储存等条件的要求,所以自营物流也就成了双汇的唯一选择。 也有一些优秀的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已经认识到物流环节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意义,在开展现代物流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总部在上海的太太乐,基本沿袭了其控股股东雀巢的先进管理理念,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接受起来比较快。目前,太太乐的生产量达到全国鸡精行业总产量的40%,销售覆盖全国,其物流配送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为此,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物流工作部。但是,太太乐自己没有一辆物流配送车辆,把全部的物流配送工作划分为几个大区外包给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是通过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来保证物流服务的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2007:夯实基础工作,加强政策引导 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日前下发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文件中,首次提出构建现代食品物流体系的理念,要求我们今后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网络和标准化的物流中心,推广代理制和连锁分销制,鼓励企业在各省市区的大中城市设立总代理、直销店,以营销打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二是加快建立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企业内部流程,实行物流外包。支持食品流通企业建设配送中心,鼓励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推动食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全球采购、营销和售后服务,降低交易成本。三是鼓励举办各种食品博览会、交流会,促进食品流通。四是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物流通道,建立符合农村市场特点的食品营销和配送服务体系。 围绕这一方针和思路,2007年食品行业物流的发展重点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鼓励食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让3PL的规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乃是一举两得之事。目前国内的许多3PL公司都提供了物流一体化服务,从包装,运输到分拣,配送各方面为食品企业打造全方位的物流体系和增值服务。 ——食品企业与政府及物流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完善食品物流的法规和制度,从根本上改变食品物流的负面形象。在现代社会中,形象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行业提供食品物流的交流平台,建立食品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将中毒,腐烂等食品现象降到最低,从而改变中国食品行业的诸多负面形象,共同打造中国食品行业“健康,绿色”的新形象。 ——引进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和物流管理软件。在依赖于物流外包的同时,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水平。推进集约化同配送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引入先进信息技术进行货架管理,用现代物流技术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这些都是中国食品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继续全面提升我国食品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目前已联合了百家食品物流企业,共同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呼吁:从政府角度强化食品物流行业的地位与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支持食品物流企业,培育物流市场;建议制定具体政策,推动现代食品物流企业的发展;食品物流业税制有待改革;建立食品物流干线物流绿色通道;完善食品物流行业法规体系,改善和加强行政执法。此外,食品物流成本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有较完整的统计数据,有学术机构或物流企业对其进行长期跟踪调查,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亟待统计部门、研究机构和物流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统计,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更为准确地反映我国食品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引导食品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行业的调研,并与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做好食品物流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所授权的有关部门初步认可,并正在物色有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适当的时候正式委托其起草标准的初稿,并计划2007年下半年作为行业标准(草案)颁布实施。除此之外,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还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中国食品物流产业国际推进联盟”,为我国食品物流的发展做不懈的努力。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张签名冷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