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豫”字军出征 安全、方便、营养,是食品行业追求的三大特点,郑州的食品工业整条产业链自然也在围绕这三点做文章,而在河南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看来,“河南的食品加工把‘方便’这个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正契合了现代人生活的快

“豫”字军出征
安全、方便、营养,是食品行业追求的三大特点,郑州的食品工业整条产业链自然也在围绕这三点做文章,而在河南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看来,“河南的食品加工把‘方便’这个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正契合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来自郑州的食品企业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1990年以前,中国人厨房里还鲜见速冻食品,继三全、思念,河南速冻食品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已发展成由“三全”、“思念”领军,拥有60多家规模企业的产销集群,产品种类达300多种,据权威部门统计,河南的速冻食品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份额的60%,在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中,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每10个水饺中有4个出自郑州。 长期以来,方便面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但主打农村市场的白象集团却使之成为农村“大众食品”。目前,白象集团年产方便面50亿包,成为全国第三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以白象领头的河南面制品军团占全国32%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方便面20强中河南占了10个;中价面市场占有率高达30%,成为全国中价方便面的最大产地。 如今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步入“加速度”增长期。2006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1970.1亿元,首次超越同为食品工业大省的广东,晋升全国亚军宝座。 在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看来,郑州及至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青睐有加”。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做出了“围绕‘农’字做文章”、“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振兴河南经济”等一系列部署。现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则把食品工业看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是永不衰败、潜力无穷的产业”,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在连续3个五年规划中都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河南省建立了由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对涉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根据不同时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河南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据魏仲生介绍,“近三年来,河南省财政安排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基地建设的各类资金达1.2亿元,减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3400万元,经审批同意出口退税2400多万元。” 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带动,河南的粮食越种越稳,越种越好。据了解,河南的粮食年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 目前,河南的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正准备进一步拉长产业链,由厨房走向餐桌,并着手走出国门。 2004年11月,思念进军中式快餐,第一家“一江两岸”快餐店在上海开张。2005年2月,三全的第一家快餐店——“有知有味”开业。这两大速冻食品企业欲以“中式快餐”同“洋快餐”竞争。专家指出,由龙头企业引领的“原粮变快餐”之路,将为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粮仓’已变成‘国人厨房’,在我看来,河南很快也会变成‘世界厨房’,因为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已走向了国际市场。”陈泽民预测。
思念产品一年能在香港销售七八千万元;三全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白象将把方便面带到中欧甚至非洲…… 当然,因为国际贸易的错综复杂和国际市场的变幻莫测,河南成为“世界厨房”的愿望还有赖于河南上下的共同努力。 “要将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选择和外资合作,我们期望政府部门能多帮助企业与国外相关部门协调,使国内标准认证与国外逐步接轨。”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付伟也认为,中国食品品牌要想走向世界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从低端到高端 “河南食品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其强大阵容,现在还不成正比。”高盛管理顾问(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梓怛分析指出,一是河南区域品牌劣势拖累了企业品牌;二是品牌金字塔的短缺:企业销售规模起来以后,品牌形象一直相对落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博士也认为,河南食品工业尽管成绩卓著,但仍存在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混乱、品牌战略意识不足、品牌培育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还够完善等问题。 河南现有131家食品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2家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但能够在某个单一市场上叫响全国的企业只有寥寥几家。 河南的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但众多河南面粉企业里,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市场占据先机。更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满足于地方性、区域性销售,知名度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 “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意识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靠价格优势取胜,只能使自己的利润空间越压越低。而过低的利润则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不摆脱原有的发展战略,河南食品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恐怕连现有的市场也要拱手让人。”河南食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道。 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不止在一个场合呼吁:“河南不仅需要几个像双汇那样的年产值百亿元的企业,更需要一批有自己独特定位的上十亿元、几十亿元规模的食品企业,这样整个食品大省的产业结构才算完整,河南在全国食品大省的地位才能不被撼动。” 河南各级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郑州近年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食品行业的自主知识品牌。2001年郑州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并成立了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2005年6月,郑州市政府制定了《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对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集中培育三全、思念等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另据了解,为做强河南食品工业,有关方面已将“河南食品工业与山东食品工业的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并专门赴山东省进行了认真考察,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从山东省的实践看,培育有能力出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大企业,吸引外来资本、品牌进入,是做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参加调研的人士透露。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粮仓’已变成‘国人厨房’,在我看来,河南很快也会变成‘世界厨房’,因为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已走向了国际市场。”陈泽民预测。 思念产品一年能在香港销售七八千万元;三全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白象将把方便面带到中欧甚至非洲…… 当然,因为国际贸易的错综复杂和国际市场的变幻莫测,河南成为“世界厨房”的愿望还有赖于河南上下的共同努力。 “要将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选择和外资合作,我们期望政府部门能多帮助企业与国外相关部门协调,使国内标准认证与国外逐步接轨。”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付伟也认为,中国食品品牌要想走向世界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从低端到高端 “河南食品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其强大阵容,现在还不成正比。”高盛管理顾问(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梓怛分析指出,一是河南区域品牌劣势拖累了企业品牌;二是品牌金字塔的短缺:企业销售规模起来以后,品牌形象一直相对落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博士也认为,河南食品工业尽管成绩卓著,但仍存在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混乱、品牌战略意识不足、品牌培育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还够完善等问题。 河南现有131家食品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2家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但能够在某个单一市场上叫响全国的企业只有寥寥几家。 河南的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但众多河南面粉企业里,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市场占据先机。更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满足于地方性、区域性销售,知名度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 “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意识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靠价格优势取胜,只能使自己的利润空间越压越低。而过低的利润则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不摆脱原有的发展战略,河南食品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恐怕连现有的市场也要拱手让人。”河南食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道。 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不止在一个场合呼吁:“河南不仅需要几个像双汇那样的年产值百亿元的企业,更需要一批有自己独特定位的上十亿元、几十亿元规模的食品企业,这样整个食品大省的产业结构才算完整,河南在全国食品大省的地位才能不被撼动。” 河南各级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郑州近年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食品行业的自主知识品牌。2001年郑州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并成立了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2005年6月,郑州市政府制定了《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对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集中培育三全、思念等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另据了解,为做强河南食品工业,有关方面已将“河南食品工业与山东食品工业的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并专门赴山东省进行了认真考察,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从山东省的实践看,培育有能力出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大企业,吸引外来资本、品牌进入,是做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参加调研的人士透露。
食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