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定西模式”:多方主体共赢的运作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过程中,如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紧密对接,始终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看,在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形成的同时,各地鲜活农产
定西模式”:多方主体共赢的运作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过程中,如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紧密对接,始终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看,在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形成的同时,各地鲜活农产品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一直难以走出“量增价跌、量减价涨”的怪圈。然而,近年来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却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价格稳定攀升,有效避免了薯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初步形成了多方主体共赢的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破解这一难题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近期,我们专赴定西进行了实地调研。 “定西模式”:六大特征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定西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产品质量品牌化:迈向市场的“通行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科技是质量的保证。近年来,定西通过各级马铃薯协会,邀请农技人员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统一品种、统一机械深松耕、统一刀具消毒、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的种植技术,有效地提升了产品质量。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内官村的赵登文说:“实行标准种植以后,不光产量提高了将近一半,洋芋的个头也翻了个儿,现在七八斤重的马铃薯都很常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定西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渭源马铃薯良种”、“安定区专用马铃薯”、“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等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注册登记,一些企业的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安定区和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如今,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定西马铃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定西市临洮县康家崖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上,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广东等市场,只要说是我们定西的马铃薯,商贩们就会一抢而空。” 营销促销组织化:开拓市场的“金钥匙” 定西马铃薯的销售以往主要依靠陕西、河南、四川等地的经销商上门收购,本地农民和经纪人处于产业链条的最末端,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压级压价、无序竞争问题非常突出。据定西市安定区贩运大户冯有铭回忆,“原来定西农民出售马铃薯时一斤只有2毛钱,最低时还不够成本钱,但到了广州市场却能卖到1块钱,大部分利益被中间商赚走了”。为减少流通环节,实现产销直接对接,2003年定西市安定区成立了马铃薯经销协会,组织经纪人带领农户共同开拓终端市场。冯有铭说:“当时的信念就是要把定西的洋芋贩子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集中管理、分散经营,联合对外、统一营销。”协会的成立迅速改变了以往经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市场上表现出来强劲的联合优势,为开拓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办公室的潘燕军介绍说:“2005年,协会组织贩运大户连续向广州大良发了好几辆马铃薯专列,在短时间内就占领了广州市场。”他还自豪地说:“通过采取‘品牌 专列’的方式,现在定西马铃薯已经稳定占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市场,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份额达到60~70%,以上海、南京、武汉为中心的华东、华中市场份额增加到50%以上。”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有效地增强了产区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价格上的谈判地位。目前,仅安定区每年就要发运至上海、广州、郑州、成都等终端市场三至四次专列。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办公室的梁习伟说:“量大了,说话就有人听。”近年来,安定区马铃薯收购价格稳定攀升,2003年平均每斤0.18元,2004年0.21元,2005年0.25元,2006年0.33元,2007年价格则达到0.36元。安定区巉口镇的一位薯农说,近几年家里种了20多亩马铃薯,由于有协会帮助销售,从来没有为销路犯过愁。目前,协会根据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上市规律以及终端市场需求和容量进行组织协调,各经纪人在收购区域的划分、销售市场的确定、交通运输的整合等方面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此外,近年来协会还积极组织经纪人在广东、上海、成都、福建、湖北、四川等省市建立直销窗口30多个,并与全国42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 信息服务网状化:进入市场的“指挥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供求等市场信息是引导生产和销售的“指挥棒”。为此,定西市先后建立了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安定巉口、渭源会川、岷县梅川等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将定西打造成马铃薯商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并每年举办一次马铃薯经贸洽谈会,加强产地与销地的信息沟通。除了发挥本地市场的作用,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还另外通过四个渠道采集市场信息:一是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及其它农业网站查阅全国各大马铃薯产区市场的出货价格和各大终端市场的销货价格;二是委派专人到各产销地进行市场调查;三是通过外地客商反馈价格行情和供求趋势;四是通过在河南郑州、广西柳州两个自建信息中心掌握各大市场的出进货准确数量。协会在收集各种信息后,及时通过广播、电视、传真、简报、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将各大城市终端市场及黑龙江、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当日的购销价格价传送到各乡镇,及时向农民群众和收购网点发布。协会的屠伯荣说:“现在农民不怕经销商压级压价,随便到哪儿都能了解到市场行情;我们经纪人也不怕收上来卖不出去,全国哪儿缺货我们随时都能知道。” 贮藏上市均衡化:调节市场的“稳压器” 每年的国庆前后是定西马铃薯的集中上市季节,由于铁路运力限制,往往出现货源积压、价格波动等问题。定西的做法是按照“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保加工、稳价格、增收入”的指导思想,通过大力加强贮藏体系建设来延长马铃薯上市时间,化解市场风险。从安定区来看,目前贮藏能力约50万吨,贮藏设施建设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以协会大户为主,已建成自然通风式贮藏库650座,贮藏能力5.2万吨;二是以乡镇协会为主,已建成窑群1130间,贮藏能力11万吨;三是以加工企业为主,已建成恒温贮藏库5座,贮藏能力3.3万吨;四是以农户为主,已建成商品窖和种子窖9.1万座,贮藏能力30万吨。从整个定西市来看,2007年贮藏能力已经达到250万吨,约相当于年产量的1/2。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办公室的潘燕军说:“贮藏设施的完善解决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实现了马铃薯上市的旺吞淡吐,解决了以往因销售期短带来的种种问题;另一个是为加工企业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 产业发展加工化:延伸市场的“助推器” 从根本上解决由于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带来的卖难问题,关键是要靠不断增加对马铃薯的需求。近年来,定西市按照“立足资源办工业、依托产业上项目”的思路,把推进由销售马铃薯原料为主向发展深加工增值转变,作为提升马铃薯产业水平,实现长远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位于临洮县的甘肃腾胜农产品集团董事长康克归说:“仅我们企业一条年产2.5万吨的精淀粉生产线,就可消化16万吨马铃薯。”目前,安定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并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集团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从定西市来看,通过争取国外贷款、与外资企业股份合作等形式,全市淀粉加工企业达到443家,其中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就有20家。加工企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也成为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稳定市场利农化:政府与农民的“连心桥” 由于农民仍然是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在各利益主体良性互动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为维护农民利益,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必须适当干预和调控市场。定西的做法是由政府综合终端市场价格、中间经营费用、农户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等情况,采用“倒推法”测算出当地的收购指导价格,并由协会组织实施。定西市农牧局梁副局长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农民增收入、客商增票子、企业增效益、政府增税收的共赢结果。”调查了解到,这一指导价格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第一,铁路运输是定西马铃薯外运的主要方式,约占总外销量的70%。定西市成立了马铃薯联合运销办公室,采取“政府主导、(铁)路地(方)联合、协会运作”的方式,通过对车皮的配载调控来约束和引导经销商的收购行为。第二,在马铃薯集中上市季节,经销商对收购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仅安定区就需要1亿元左右。定西市采取“经销商申请、联名担保、协会推荐、政府审查、银行放贷”的方式,通过贷款发放的金融杠杆来约束和引导经销商的收购行为。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办公室的潘燕军说:“去年马铃薯集中上市也曾出现价格下跌的趋势,由于政府及时公布了收购指导价格,迅速稳定了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定西模式”:现实的借鉴 总的来看,“定西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促进了产销对接,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马铃薯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定西市已经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产区之一,产量也由2003年的100多万吨扩大到2007年的500多万吨,产值扩大到17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52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与此同时,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定西马铃薯的收购价格在不同月份之间的波动幅度较以往已经有所加大。同时,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今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有待时间的检验。此外,各界对“定西模式”的运作机制和方式仍存在不同看法和争议。但无论如何,“定西模式”对其他地区仍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是从搞好信息服务看,社会力量参与是关键。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而面向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微观服务主要应依靠各种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以及中介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直接提供。 二是从促进产销衔接看,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基础。定西马铃薯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行业协会的统一协调、组织经纪人共同开拓市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三是从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看,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密不可分。没有完善的冷藏保鲜、仓储物流体系,没有加工环节的发展壮大,农产品市场就难免出现大起大落。同样,离开了必要的政府干预和调控,单凭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农民的利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四是从推动产业发展看,政府高度重视是保障。多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把“洋芋工程”作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了投入力度,出台了许多措施和办法,并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确保了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