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6年中国外资银行市场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第一章 当代美国银行业市场中的外资银行发展分析
第一节 在美外资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迅猛扩大,机构数量近十年大幅度减少
一、资产负债规模迅猛扩大,在美国银行业市场中的重要性快速提高
二、近十年来在美外资银行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二节 外资银行资产与机构高度集中,不同国家银行在美经营的实力地位显著变化
一、在美外资银行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区域
二、外资银行来源国家高度集中于发达地区
三、大型、超大型国际银行是市场的主角
第三节 分行是外资银行在美经营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外资银行机构设立地点高度集中
第五节 外资银行业务经营内容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一、分行与子行的资产业务既趋同又趋异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的业务经营有显著差异
第六节 在美外资银行的经营业绩总体上低于美国本土银行
第二章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二节 外资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一、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力的影响
二、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三、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四、外资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制度因素
第三节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
第三章 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及监管分析
第一节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分析
一、对市场准入限制的认识
二、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
三、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现有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局限性
二、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对策
第三节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其改进
一、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
二、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建议
第四节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原则
一、我国对外资银行实施单独监管的法律原则
二、我国作为东道国的监管合作法律原则
第五节 外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法律监管
一、外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动因分析
二、外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三、若干建议
第六节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模式分析
一、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
二、典型国家外资银行监管体制考察
三、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制模式
第七节 银监会对外资银行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一、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二、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
三、完善我国对外资银行金融风险监管的构想
第八节 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一、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国际比较
二、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
三、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
四、我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管理
第四章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
二、外汇资金业务
三、外汇存贷业务
四、信用卡业务
五、证券及投资银行业务
六、国际结算清算业务
第二节 全面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的机遇、挑战与选择
第三节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二、主要调查发现
三、市场环境
四、市场竞争和市场定位
五、市场表现
六、贷款结构
第四节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一、外资银行正在多元化融入中国金融体系
二、外资银行加快中国市场开拓步伐
三、外资银行在华主要业务年增速达30%以上
四、2005年外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五、2006年底中国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
六、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第五节 在华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分析
一、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二、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拓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三、推进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健康顺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六节 在华外资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七节 外资银行的收益结构分析
一、外资银行盈利能力有优势
二、外资银行收益不是单凭利差收入
三、中国银行业:走出传统模式
第八节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方式及策略
一、外资银行在华扩张概况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方式
三、大营销策略——整体运营优势的扩张
第九节 在华外资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一、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未真正显现
二、入股合作,与中资银行共担风险
三、开辟和寻找业务增长点以防范风险
第十节 外资银行发展态势及其市场份额下降原因分析
一、外资银行稳定发展
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
第五章 外资银行商业存在的国际化分析
第一节 银行商业存在国际化的形式分析
第二节 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存在国际化的原因
一、商业存在国际化的特性
二、商业存在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三、商业存在国际化的动因
第三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分析
第四节 银行商业存在国际化问题上的结论
第六章 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分析
第一节 外资入股国内银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特点和影响
一、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原因
二、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主要特点
三、外资参股对被参股银行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模式动因及问题分析
一、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主要模式及动因分析
二、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监管部门应关注的问题
三、政策建议
第四节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定价模型分析
一、外资参股中资银行主要定价模型
二、市盈率(P/E)定价模型
三、市净率(P/B)定价模型
四、外资参股商业银行定价中应注意问题
第五节 外资参股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分析
一、外资参股城市商业银行的概况
二、经营效率的变化分析
三、政策建议
第六节 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问题与对策
一、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第七章 中、外资银行的竞争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各有优势
一、国有银行的优势
二、股份制银行的优势
三、外资银行的优势
第二节 入世后中外资银行竞争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一、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效率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进入于中国后的业务开展情况
(二)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分析
(三)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的冲击
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加剧中资银行的经营压力
(二)外资银行母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三)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第三节 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一、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情况
二、中外资银行竞争力差距原因分析
三、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第四节 中外资银行竞合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一、我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与开放进程
二、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
三、中外资银行竞合关系分析
四、中外资银行竞合关系的趋势和中资银行的对策
第五节 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
一、外资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优势分析
二、中间业务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三、中、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分析
第六节 入世后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方略
一、入世是对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强力推进
二、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方略的分析
三、中资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策略
第七节 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与营销策略分析
一、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条件及其营销策略
三、我国银行营销战略的现实选择
第八节 入世后外资银行竞争策略及影响
一、稳定的银企关系与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
二、市场风险与外资银行的参股和控股
三、外资银行竞争策略的影响
第八章 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分析
第一节 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及经营策略分析
一、经营差异策略
二、客户细分策略
三、业务拓展策略
四、地域发展策略
五、股权投资策略
第二节 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分析
一、对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影响
二、对中资银行客户营销模式的影响
三、对中资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
四、对中资银行吸引和培养人才机制的影响
第三节 当前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通过与外资银行合作弥补自身不足
二、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战略转型
三、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核心竞争力
四、通过解决实际经营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
五、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第九章 外资银行若干问题分析
第一节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银行业生态链的调整
一、外资进入挑战中国银行业金融生态链的缺陷
二、国际金融生态链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银行业生态链的合理布局
第二节 外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分析
一、外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特点
二、外资银行的信用评级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的比较与思考
三、现阶段外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对外资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指导的建议
第三节 中外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一、中外资银行组织结构上的差异
二、中外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主要差异
三、结论和建议
第四节 中外资银行合作基础、途径与策略
一、中外资商业银行合作的基础与意义
二、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基本途径
三、合作前景及股份制银行的竞争策略
图表目录
图表1 1973-2005年在美外资银行机构资产与存款的发展
图表2 1995-2005年在美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的变化
图表3 1995-2004年在美外资银行主要来源国家
图表4 按资产规模排名的美国银行业中的十大外资银行
图表5 1995-2005年在美外资银行不同类型机构的相对重要性
图表6 1973-2005年外资银行美国分行和子行资产负债发展的比较
图表7 2004年在美外资银行机构设立集中的州和城市
图表8 1973-2005年在美外资银行分行和子行资产构成的发展
图表9 巴塞尔协议风险资产标准要点
图表10 外资银行资本信用评级标准
图表11 外资银行流动性评级标准
图表12 对外资银行进行监护和关闭的法定理由
图表13 在中国各项业务排名前三位的国外银行/金融机构
图表14 外资银行总部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大力支持
图表15 外资银行被要求对中国银行业系统的三大重要领域
图表16 目前银行业务活动比较活跃的领域以及在2008年前计划将要进入的领域
图表17 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进行扩张的各种方式进行打分
图表18 以35家银行数据为基础评价事项的重要程度
图表19 外资银行对进入零售市场赢利情况
图表20 外资银行贷款结构中的行业分类
图表21 2005年外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图表22 1999-2003年新开设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
图表23 外资银行总资产占中国的银行总资产比例
图表24 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
图表25 外资银行人民币资金来源分布表(年底余额)
图表26 比例风险模型(the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的检验结果
图表27 国际著名银行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比较
图表28 深圳特区外资、中资银行收入来源比较
图表29 深圳特区外资、中资银行主要营业费用支出比较
图表30 外资银行发展规模(2002—2003)
图表31 在美外资企业贷款的外资银行信贷占比
图表32 1995-2004年纽约外资银行退出相关变动情况
图表33 意大利外资银行发展状况
图表34 美国各储备区外资银行数量变动情况
图表35 部分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发展状况
图表36 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共有九家银行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外资入股
图表37 外资参股前后不良贷款率变化
图表38 外资参股前后不良贷款准备覆盖率变化
图表39 中国上市银行市盈率和市净率
图表40 部分国家或地区有代表性的较好商业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情况
图表41 香港主要上市银行市盈率及市净率
图表42 1999-2004年四家城市商业银行投入产出统计
图表43 1999-2004年四家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统计
图表44 首都地区中外资银行综合竞争力评价排名表
图表45 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模型层次结构
图表46 中外资银行综合竞争力得分示意图
图表47 中外资银行本土化程度示意图
图表48 中外资银行盈利水平示意图
图表49 中外资银行不良资产率对比示意图
图表50 中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市场份额对比示意图
图表51 中外资银行员工整体素质对比示意图
图表52 我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与开放进程
图表53 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54 外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季度趋势图
图表55 2004年内中外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
图表56 外资银行对公司客户的细分及定位
图表57 2000-2005年外资银行人民币资金来源分布
图表58 2002-200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盈利年均增长率比较
图表59 2001-2005年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相关业务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