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9年中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内容介绍:整个报告分为两大篇章——供需篇与满意度篇。
《2009年中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内容通过对农民工(蓝领)、用工企业、职业教育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开发区(经济园区)、劳动力市场、、商业协会进行分析调查,对中国整体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供应状况及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
通过不同方式、角度的数据,解析中国目前的企业用工状态,市场经济变幻、产业结果调整会带来的各行业用工趋势;和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状况,培训就业形势,工作和待遇状况,城市生活满意度等等一系列问题。
《2009年中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大纲:
供需篇
第一章:中国劳动力供需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1. 2009年经济、社会与用工市场需求变化
(08年热点事件中出现的用工变化现象)
1.1 《新劳动法》实施下的用工态度
1.2 春季雪灾引发的非常规劳动力流向
1.3 5.12地震牵动的“劳务救灾”神经
1.4 北京奥运会带动下的人力储备
1.5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返乡潮”
2. 各方关于劳动力供需的观点(200707-200906)
3. 2009年最新的劳动力供需数据即显示的主要端倪
第二章:分区域劳动力需求分析
1. 不同城市春后用工需求分析
2. 不同城市10月份后用工需求分析
3. 区域劳动力成本报告——基于当地最低工资的分析
4. 沿海经济区的用工需求分析
4.1 珠三角经济区
4.2 长三角经济区
4.3 环渤海经济区
4.4 海西经济区
5. 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的用工需求分析
5.1 合肥
5.2 武汉
5.3 重庆
6. 区域用工趋势和观点
第三章:分行业劳动力需求分析
1. 各行业紧缺岗位需求分析
2. 各行业10月份后用工需求分析
3. 各地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分析
4. 分行业用工需求分析
4.1 服装纺织行业
4.2 家政保安行业
4.3 机械制造行业
4.4 餐饮娱乐行业
4.5 电子电器行业
4.6 化工制造行业
4.7 建筑行业
5. 用工趋势和观点
第四章:劳动力供给分析
1. 2007-2009年各地人口和就业状况
1.1 乡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1.2 剩余劳动力数量分析
2. 2007-2009年劳动力培训就业情况
2.1 阳光工程
2.2 其他全国性就业培训工程
2.3 各地就业培训工程
3. 劳动力行业就业结构概况
4. 各地外来人口的产业分布
第五章:开发区状况及其劳动力供需形势
1. 开发区发展状况分析
2. 开发区的用工问题分析
第六章: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发展状况分析
1. 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形势
2.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趋势
3. 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分析
4. 劳务转移的业务模式发展
(校企合作、劳务派遣、订单培训、蓝领猎头、亲乡带模式分析、劳动力网站、开设有劳动力招聘服务的网站分析)
第七章 基于劳动力的品牌研究
第八章 未来劳动力问题分析
1. 需求的变化导致的暂时性供给过剩
2. 产业调整更新对劳动力的新要求和需求
3. 劳动力成长对用工方提出更多要求
4. 解决劳动力供需对接是整个社会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第九章 商业协会访谈案例
《2008年中国农民工(蓝领)满意度报告》大纲:
第一章:农民工生存状态研究
1. 务工人员按年龄、性别不同的比较分析
2. 务工人员按学历水平和技能程度不同的比较分析
3. 不同性别、年龄的务工人员对未来的打算
第二章 农民工工作状态研究
1. 务工者就业渠道和成本分析
2. 务工者的技能培训状况分析
3. 务工者就业合同签定情况分析
4. 务工者劳动时间分析
5. 务工者工资水平分析
6. 各地务工者福利状况分析
7. 各地务工者工作环境分析
8. 务工者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分析
9. 务工者权益问题分析
第三章 农民工生活状况研究
1. 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分析
2. 务工人员的亲友间的联络情况和通讯状况分析
3. 农民工的业余生活状态分析
4. 不同生活状态的务工人员对城市的适应度分析
第四章:农民工满意度研究
1. 农民工对城市的满意度分析
2. 农民工的区域流动分析
第五章:2008年热点事件对农民工的影响
1 《新劳动法》实施下的用工态度
2 春季雪灾引发的非常规劳动力流向
3 5.12地震牵动的“劳务救灾”神经
4 北京奥运会带动下的人力储备
5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返乡潮”
第六章: 农民工访谈案例
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