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从商务部产业司获悉,根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07年世界汽车生产总体稳定,共生产汽车7310.17万辆,同比增长5.4%。我国2007年累计生产汽车888.25万辆,列日本(1159.63万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从商务部产业司获悉,根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07年世界汽车生产总体稳定,共生产汽车7310.17万辆,同比增长5.4%。我国2007年累计生产汽车888.25万辆,列日本(1159.63万辆)和美国(1078.07万辆)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2%,成为当今世界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地区,引起了国际经济界和汽车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汽车工业取得如此业绩,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汽车工业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也得益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迅速壮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形势整体良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实力提高,主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配套需求。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五十余年的发展,零部件工业整体实力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零部件工业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一些关键零部件如空调器、组织仪表、转向机构等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相当一批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涌现。不仅有主要为一汽、上汽、东风等三大集团配套的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也有以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核心的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从产权结构上看,不仅有国有资本,还有大量民营资本和以股份制形式为主的多元化产权结构。截止2004年底,全行业共计企业4100余家,其中三资企业超过800余家;总资产3000亿元,产值3310亿元,实现利润287亿元。

  二是已形成相对独立、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通过集中投资,扶持了一批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零部件企业能够采取“等效替代”的方式为多种车型配套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逐步形成经济规模。

  三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加入WTO后,随着配额的取消和产品税的逐步降低,零部件工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值得欣喜的是,零部件工业近年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一些产品领域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全行业出口也呈增长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逐步开始纳入国际汽车工业零部件全球采购范围之中。2004年我国出口零部件约56.32亿美元,进口总额79.35亿美元。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逐步开始纳入国际汽车工业零部件全球采购范围之中。

  信息化是零部件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途径

  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把主攻方向从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规模效益转向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的全过程进行提升。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正在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化。

  零部件电子化是汽车工业信息化的基础。汽车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为零部件工业不断创新、提升产业水平创造了机遇。现代汽车产品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备已占整车成本的20-30%,微处理器数量已达数十个。电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排放控制及故障诊断等方面,显著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

  中国零部件产业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与创新,这是自主发展的起点。通过与国外合资、合作和技术引进,使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目前主要轿车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在性能、质量和技术水平上已基本与国际上同步。然而,在产品开发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等在零部件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方面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引进技术基础上,集成国际先进技术,提高零部件工业的开发创新能力将是今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自主发展的新起点。

  集团化是零部件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为适应汽车行业产品生产的高质量、大批量、个性化的生产需要,零部件行业也必须在产品质量、规模、品种以及供货方式等方面做出特殊要求。不仅要从本行业的研发入手,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参与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过程,全面了解整车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

  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工业对整车企业依赖性过高、配套产品单一等现状制约了零部件工业的自身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摆脱原有的零部件配套格局,实现集团化、社会化发展。在关键零部件领域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并努力进入到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当中。零部件企业集团化发展是适应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有效组织形式。

  同时,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发展,而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长期内部配套所导致的配套点过于分散,配套规模过小、产品单一。因此根据我国汽车产量地理集中的现状,选择几个区域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通过产业之间的重组、衍生,形成资金、技术、产品等资源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专业化、低成本、高效率、多品种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国际化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也将不断开放、不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进口配额的取消、关税的进一步降低以及服务贸易的开放都将加快外资、国外产品和服务的进入,汽车产业全方位的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汽车工业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汽车行业通过合资、合作,以及改制、上市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行业的总体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当部分企业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了资本国际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当今全球汽车工业出现了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相互独立、整车厂建立全球独立采购体系的新趋势。以福特、戴一克、GM等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为代表,其零部件自制率呈不断降低趋势,除少数关键零部件外,大部分配套产品都面向国际化采购。这种趋势使得今后只有少数规模巨大、技术先进,能生产系统模块的零部件制造集团才能向整车厂直接供货。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必须充分利用这次产业格局调整的机会,及早地进入到汽车零部件国际采购体系当中。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使汽车工业步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新一轮的竞争当中,应当将重点由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转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由单一的内部配套转向全行业配套,并逐步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当中,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创立自己的知名品牌。

汽车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