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也许大家认为,大排量汽车价格随着9月1日新消费税的调整而上涨之后,或许会过上一段平稳的日子。然而,“螳螂在前,黄雀在后”,新一波的汽车涨价潮正在一步步逼近,而且在这新一轮的涨价潮中,小排量汽车亦未幸免。由于原材料的上涨,近日宝马、丰

 也许大家认为,大排量汽车价格随着9月1日新消费税的调整而上涨之后,或许会过上一段平稳的日子。然而,“螳螂在前,黄雀在后”,新一波的汽车涨价潮正在一步步逼近,而且在这新一轮的涨价潮中,小排量汽车亦未幸免。由于原材料的上涨,近日宝马、丰田、雷诺、标致雪铁龙、通用等国际汽车巨头正在酝酿提高海外一些地区的汽车售价。对此,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国际汽车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国产汽车不可能独善其身,只降不涨。   国际巨头纷纷酝酿逆势提价   采购成本上涨似病毒一样正在全球车商中间蔓延,不少汽车巨头正在酝酿提高汽车销售价格。近日,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汽车公司宣布,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在美国销售的宝马汽车从10月起将提价2.1%。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宝马公司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8%。宝马公司在6月已经提价1%。   事实上,宝马并不是第一个提价的制造商。据了解,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的通用汽车去年12月18日,便对旗下部分2008款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以抵消钢铁等原料成本上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根据车型不同,通用此次调价幅度在100至500美元之间,平均涨幅约为1.5%。为此,通用成为全球汽车价格的领先者,而现在,很多陷于成本压力泥潭的汽车巨头都开始效仿通用的做法。   日前,一贯有“成本杀手”之称的丰田汽车,就表示开始考虑全面上调国内市场所售车型的价格,并表示由于钢铁等原材料价格高涨,调价范围有可能会涉及所有车型。   据报道,丰田将在今年1-6月的销售数据出台后作出决定。如果所有车型一齐提价,那么这将是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的34年来,丰田首次全面上调汽车价格。此间媒体预计,涨价幅度在1%至3%之间。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厂商,丰田一旦做出涨价举动,日产等其他公司很可能紧随其后。   在印度,汽车涨价也在悄然进行,今年5月份,铃木和现代分别对旗下的品牌进行了提价。印度汽车巨头塔塔公司随后也宣布,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将对商用车和乘用车产品进行提价,各种车型的价格提升幅度为1%到3%。法国汽车品牌雷诺和雪铁龙也纷纷提高了汽车销售价格。   对于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酝酿逆市提价这一现象。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汽车提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内心的共识,只是都不愿先点破。贾新光称,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德国和日本受到成本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可能率先提高国内整车价格。   国内进口车面临提价   汽车巨头海外酝酿涨价,是否会波及进口车在中国的车价?乃至影响中国车市?记者从丰田中国和宝马中国了解到,其目前都还没有接到类似的提价方案。而一汽丰田、广州本田、东风日产、长安福特等一些国内汽车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纷纷表示,不会提高汽车售价。   尽管如此,一则关于宝钢的消息还是让人感到不安。6月23日,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公司达成了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根据该协议,力拓的铁矿石块矿价格上涨了96.5%。   宝钢确定今年的年度工作目标为:全年汽车板销量366万吨以上,冷轧汽车板市场占有率保持50%以上,继续与国内汽车业实现同步发展,并保持冷轧汽车板市场50%的份额。此前,宝钢已经多次提高冷轧钢价格。  广钢JFE董事、执行副总经理陈贵江对记者表示,仅钢材成本涨价带来的整体上浮成本,整车厂承担了其中的93%左右。上海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朱立民表示,“预计国内最大的汽车钢板生产商———宝钢也会相应提价,预计涨幅会超过10%。”   贾新光认为,钢材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已成为事实,汽车企业在今年下半年消化掉这部分成本很难,因此最终会转嫁到终端汽车销售上。   从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消息看,一只普通的汽车电瓶售价已经从原来的300 元涨到了400 元左右。润滑油价位不同上涨幅度不等,其中50 元以下的润滑油涨幅在5%左右,100 元以上的涨幅大约在10%,200 元以上的涨幅在20%至30%。   事实上,也有中国车企已流露出涨价的可能。广州丰田雅力士上市时,其高层表示,不排除年底对雅力士提价的可能性。这似乎正好验证了丰田在日本本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也意味着丰田有可能在本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对汽车提价。   尽管多数业内人士评论:“第一个提价的厂家将在市场竞争中一败涂地。”不过,价格虽然是车市最直接的竞争工具,但并不足以影响全局,目前除去品牌外,多方物价上涨导致汽车维修使用成本走高,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专家观点   汽车业资深评论人钟师:在供求关系上,我国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些供大于求,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话说回来我们整体的车场的利润率也是比国外的厂家要高,所以这里面的压缩空间还是有,所以每年的价格一点点在往下降,厂家还能承受得起。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赵英:虽然汽车成本上涨较快,但国内汽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再加上劳动力成本较低,以及产能过剩带来的过度竞争,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汽车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专家:中国汽车工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在国际汽车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国产汽车不可能独善其身,只降不涨。要确保汽车产品品质不下降,单靠企业本身很难消化全部涨价压力,汽车企业为了生存,最终可能不得不选择涨价。
汽车纷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