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企业要生存,则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目前,汽车是重要是运输工具,它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世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企业要生存,则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目前,汽车是重要是运输工具,它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世界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产业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应允,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汽车产业是一个经济规模大,波及效果广、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而,世界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把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我国的汽车产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则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一种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中国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汽车已经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快速进入了中国市场。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大众化的阶段。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成长,产、销量排名已分别列为全球第四和第三,成为世界公认的汽车工业大国,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至今并未成为汽车工业强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国内市场换取海外技术产业政策指导下,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外资已占领中国汽车市场90%以上份额,分割整车生产和零部件供应链。与之相对的是中国企业从研发到主要零部件全面依赖外方,中国汽车对外依存度达80%以上。中方因此支付高昂的技术、品牌使用费和利润,承担中间产品的进口成本,中国汽车产业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附加价值远远低于其销售规模。充当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和加工基地,加剧了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供给紧张状况,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跨国公司为争取更大利益空间,对技术的控制越来越严,今后获取先进技术的难度更大,若不从根本上改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现实,中国汽车厂商将面临严重的知识产权问题和生存危机,还可能牵涉到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二、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汽车产业虽然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但是相对于自主创新来说,我国的汽车产业仍然暴露出几大问题。
  
  (一)政策引导与支持不够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引导不力和支持不够的结果。改革开放时期所采取的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早已不适应今天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但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另一方面,政策上的“扶洋抑己”使本来处于弱势的内资企业的生存环境极为艰难,如我国现行税制中,国有汽车企业和内资汽车企业的所得税为33%,而合资企业只有17%。政府在给予外资税收、土地等“超国民待遇”的同时,对内资企业的扶持几乎为零。
  
  (二)自主品牌弱小
  
  汽车自主品牌是进行自主创新的载体,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自主品牌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有些大型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中,甚至放弃了原有品牌建设平台。虽然我国对汽车产业有1000亿元的投资,汽车总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但是我国除了奇瑞、吉利等极少数公司外,却没有几个叫的响的自主品牌,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自主汽车品牌,没有一家世界级的汽车企业,则导致我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差。目前中国最大的几家轿车生产企业都是被国外大公司控制的合资企业,这是因为外资较早进入轿车行业,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靠外资合作对象不断输入新车型来进行竞争的局面,致使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减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进一步加剧。 (三)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现有的汽车企业总数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汽车企业的总和。而我国一年的汽车总产量却只相当于国外一家大汽车公司几个月的产量。我国大大小小几千家汽车企业在行政上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局,这种分割与保护严重制约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产业内很难通过纵向和横向合并的途径,把众多的汽车企业组建成具有同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企业自主开发效率过低,成本过高。
  
  (四)研发经费与人才不足
  
  我国汽车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只占销售额的l%,甚至更少,而国外汽车企业一般占到3%~5%。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用于开发新品种的经费高达50亿~60亿美元,而我国汽车产业一年总的开发经费才2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无论是从研发经费的投入比率还足从总量来看,我国与美、日、韩等国家都无法相提并论。
  此外,我国汽车行业研发人才短缺问题比较严重,以一汽为例,其技术开发人员只占总职工人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占到9.8%。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短缺问题将日趋突出。
  
  (五)汽车零部件发展滞后
  
  汽车产业与汽车零部件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较差,长期投资严重不足,滞后于整车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开发能力弱严重制约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尽管国内有3900多家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厂,但象大众、福特、通用、丰田等在中国的合资汽车制造厂还有许多零尤其是跨国公司一直控制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的采购,使具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一直从国外进口,且进口价格远远高出国际市场价格。部件要从海外大量进口。
  
  三、以吉利汽车为例来说明自主创新对于我国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吉利汽车公司作为近10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企业,能跻身汽车制造企业10强,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是重要的因素。吉利汽车车型设计、底盘从模仿起步,发动机、变速箱等通过模仿实现自给自足,一方面控制成本形成了价格优势,另一方面摆脱了合资配套企业牵制,掌握了企业发展自主权。吉利汽车经历第一阶段的模仿之后,引进国企技术专家和业内退休赋闲专家开始进行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以发动机和变速箱最为典型,两个关键零部件的开发成功使得吉利能够有效地控制整车成本,使得价格战的主动权被吉利牢牢掌握在手中。同时,也使吉利的新车研发不再受制于人,实现了自主。在吉利突破汽车零部件的阶段,体现了联合创新的思路,博世等汽车著名厂商开始为吉利发动机提供配套。之后吉利汽车又通过有计划向国外合作和学习研发技能,通过对外合作实现了自身研发能力的快速提升,使吉利汽车在造型、品质等方面实现了飞速的提升,2006年,吉利汽车全年销售近20万辆,公司实力继续增强。先与英国锰铜公司合资生产伦敦TX4出租车并由此进行了一系列研发合作,又与倚兰、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等国家在自动变速箱、先进发动机等方面进行合作,这表明吉利的研发思路发生了大变迁。由过去纯粹的“模仿一消化吸收一集成创新”向“联合创新一整合资源创新”模式转变。通过对外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积累。
  
  四、我国汽车产业为加快发展自主创新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能有效地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
  
  自主创新的主体虽然是企业,但是政府应该运用经济、法律杠杆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以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为创新构建平等的政策环境,对企业创新行为予以适度的扶持。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二)创造自主品牌 应该通过跟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来壮大自己,逐渐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发展起来,只有这样,我国的汽车产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益和更快的发展。
  
  (三)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200多家整车厂分布于20多个省、市、自治区隶属于机械、交通、航空、兵器等9个部门和系统,整个汽车产业系统内关系复杂、利益群体众多,而且地理布局分散,产业不集中。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产业的集群发展,从而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国的政府应制定一系列计划来提高产业规模、扶植企业集团、积极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辅助我国汽车产业进行内部的兼并、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规模效应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四)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各类创新人才
  
  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可以借鉴日本在项目中培养研发人才的经验,采用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与高校研究所联合研究的“集中研究”方式,在加快技术突破速度的同时使大专院校的学生掌握生产技术,实际接触研发工作,培养出毕业后马上就可熟练工作和进行研发的人才。
  基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现实,国家应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性障碍。
  
  (五)鼓励发展零部件产业
  
  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的零部件产业的进程表明,零部件产业与整车制造产业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优质零部件的供应是整车企业高质量的保证,如果靠长期进口零部件,尤其是以发动机为主的核心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则不仅要花费大量外汇还要使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人。最好能做到每个汽车厂都有自己的发动机厂和车身厂,鼓励发展零部件产业,以保障其自主品牌的平稳健康发展。并且一旦某个产品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价格和质量标准就停止进口这种零部件,以确保同期本国的几大汽车公司能安心消化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生产与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汽车产业已是我国支柱产业,其发展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在选择自主技术跨越战略之时,既需要认清国际宏观环境的严峻挑战和技术发展阶段的有利机遇,最优利用国外技术资源;又需要政府大力推行有力措施,投入足够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提高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在许可的条件下,保护本国市场,这样才能实现技术跨越目标,才能提高整个产业和国家的竞争能力。
汽车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