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中国成为2007年全球少有的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在这一浪潮中,轿车业成为最受投资者青睐的细分市场,力帆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投身其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批“弄潮儿”命运将

 当中国成为2007年全球少有的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在这一浪潮中,轿车业成为最受投资者青睐的细分市场,力帆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投身其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批“弄潮儿”命运将如何呢?   ⊙本报记者 吴琼   投资大手笔不断   在第三次浪潮中,不少国内汽车企业拟投下巨资建设自主品牌轿车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数家企业已准备砸下超过500亿元。   投资规模最大的为长城汽车:未来3年,长城汽车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新的B级和C级轿车生产基地。   三大汽车集团中,最早涉足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的上汽集团,则拟在未来5年内投资200余亿元建设自主品牌轿车。其中,重点投资于自主品牌整车建设、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研发、技术中心建设。   东风汽车公司拟投资约100亿元,进行自主品牌轿车建设。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则高调宣布,广汽集团将投资68亿元进行自主品牌研发和生产。   江淮轿车已经投资18亿元,建成了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第一期轿车工程。   记者注意到,第三次自主品牌汽车投资浪潮中的企业并不盲进。   “虽然多家企业的投资规划很大,但都遵循滚动投资原则,均显得比较理性。”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这可能与政府开放汽车市场有关。目前中国的汽车业更市场化,而不像前几年受政策面影响,不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建设遵循滚动投资原则,从研发投入到生产投入都将滚动进行。68亿元中的30亿元将投资于研发,其中9亿元用于研发能力的建设;21亿元用于产品开发,具体而言,分4年投入产品开发。剩下的38亿用于生产投资,基础设施按20万辆的规模建设,第一期生产设备按10万辆的产能准备,第二期调整生产线后可达到20万辆的产能。”   与前两次不同,在第三次自主品牌汽车浪潮中,无论是实力较弱的民营汽车企业,还是实力雄厚的汽车集团,均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即使是财力并不特别雄厚的长城汽车,近两年来也投资8亿元用于研发的软硬件建设,其试验中心计划投资1.5亿元,整车试制中心耗资5000万元。未来长城汽车还打算建设造型中心、道路试验场和测试高压气流的风洞实验室。   两大特征鲜明   与前两次浪潮相比,第三次自主品牌汽车浪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一,“弄潮儿”不限于传统产业的佼佼者,而是由传统汽车企业和风险投资共同组成。   传统汽车企业沿汽车产业链延伸,开始跨细分市场投资。如原来做商用车的长城汽车、江淮汽车开始生产轿车;原来生产摩托车的力帆集团涉水轿车;以合资撑江山的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开始耕耘自主品牌。   而风险投资则将视野投向汽车售后市场。德同资本参股的51汽车网着力开拓二手车置换领域,51汽车网CEO李海超向记者表示,二手车置换在海外有很大的市场。随着中国汽车普及化的提高,二手车市场的空间将相当开阔。   其二,传统汽车企业显得更为谨慎,出招更切合自身优势。   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在第三次浪潮中,多家企业将目光瞄向了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其中包括上汽集团、江淮汽车。上汽集团高层对此解释说,基于上汽集团的自身条件,从中高端轿车入手,而后品牌往下端延伸。此法更容易成功。   而长城汽车则另辟蹊径,直奔高端的小型车。在长城汽车首款轿车“精灵”下线的现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告诉上海证券报:“长城汽车绝不生产低质、低价的轿车,我们要做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精致小车。长城精灵轿车要成为小车中的精品。”魏建军深知,一个品牌从低端走向高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为外界认可。因此,长城汽车的第一步迈向了油耗低的小排量、优质优价的精致小车。三年前,长城汽车在开发时,就将其定位于全球版:无论设计标准还是质量标准,长城精灵都完全按国际标准设定。
第1页/共2页 <<上一页 | 下一页>>

浪潮汽车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