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计量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06年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而当前我国银行业却问题重重,如何应对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提高其竞争力,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分析框架: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加入产权这一重要因素,找出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前两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及产权、竞争基本理论知识,包括SCP分析范式中各个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关系,产权、竞争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文章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部分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产权结构,并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及与国外银行业的对比情况,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指出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的两大重要因素:产权与竞争。根据第三部分的结论,在最后一部分,笔者简要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后,提出了当前我国银行改革的一些政策建议。
引言 7-1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7-8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9
三、内容安排 9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9-11
第一部分 结构、行为、绩效模型理论基础 11-19
一、关于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1-15
(一) 市场集中度 11-13
(二) 规模经济 13-14
(三) 产品差别化 14-15
二、关于市场行为 15-16
三、关于市场绩效 16-17
四、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 17-18
五、经验研究综述 18-19
第二部分 产权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 19-27
一、产权的重要性 19-22
(一) 产权与经济增长 19-21
(二) 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 21
(三) 适宜经济增长的产权制度 21-22
二.竞争市场的重要性 22-23
三.产权与市场竞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超产权论 23-27
(一).超产权论的提出 23-24
(二) 超产权论的内涵 24-26
(三) 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 26-27
第三部分 我国银行业的结构、产权、行为、绩效及实证分析 27-50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 27-37
(一) 我国银行业的规模分析 27-28
(二)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分析 28-29
(三) 银行业规模经济分析 29-30
(四) 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30-31
(五) 银行业产品差别化分析 31
(六) 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类型 31-35
(七) 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过程 35-36
(八)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6-37
二、我国银行业产权结构的分析 37-41
(一)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概况 37-38
(二) 国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概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38
(三) 产权改革对银行改革的影响 38-41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 41-44
四、我国银行业绩效分析 44-50
(一) 各类商业银行的绩效对比分析 44-45
(二)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45-50
第四部分 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模式 50-54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50-51
二.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改革思路 51-54
(一) 我国银行业近期改革的目标 51-52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思路 52-54
附表 54-60

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