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0-2007年中国汽车整车市场评估及2010年发展预测报告
  2008年前五个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出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增幅提高。1~5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689.19亿元,同比增长25.42%,增长额为2166.39亿元,增幅比1~2月提高5.1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490.49亿元,同比增长26.64%,增长额为2206.52亿元,增幅比1~2月提高2.33个百分点。
  2008年前五个月,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利税总额快速增长,整体盈利水平显著。1~5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63.42亿元,同比增长35.83%,增长额为175.01亿元,增幅比1~2月提高5.3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155.44亿元,同比增长32.90%,增长额为286.07亿元,增幅比1~2月提高9.18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180.29亿元,同比增长20.61%,增长额为30.82亿元,增幅比1~2月提高5.67个百分点;应缴增值税为311.73亿元,同比增长34.66%,增长额为80.24亿元,增幅比1~2月提高16.30个百分点。
  近期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连续上涨,企业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5月统计数字显示,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0%;1~5月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0%。1~5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对生产企业的影响开始显现。数据显示,2007年末,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1.05%,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0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快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长0.98个百分点;1~5月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8.94%,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8.41%,主营业务成本增速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53个百分点。


〖 目 录 〗

第一章 国内外市场环境与发展现状 1
第一节、 全球市场环境 1
一、 国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 汽车生产日益国际化 1
2、 各国汽车文化加速融合 1
3、 国外产量增加促进销售国际化 2
二、 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2
三、 全球重点供应商 4
1、 通用汽车公司(GM) 4
2、 福特汽车公司 4
3、 丰田公司 5
4、 本田公司 6
5、 日产汽车公司 6
6、 马自达公司 7
7、 现代汽车公司 8
8、 大众汽车公司 10
9、 奥迪汽车公司 10
10、 标致汽车公司 10
第二节、 中国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分析 11
一、 国内产业政策解析 11
1、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11
2、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解读 14
3、 《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点评 17
第三节、 国内汽车整车制造业发展现状 18
一、 2006年汽车行业形势分析 18
二、 汽车整车业前景仍乐观 21
三、 汽车整车出口态势良好 出口汽车增幅扩大 22
四、 国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4
第四节、 国内外差距分析与对策 25
一、 差距 25
二、 对策 26
1、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26
2、 所要重点保护的产业实行规模经营 27
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7
4、 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持产业安全的关系 27
第二章 行业总体营运效益分析 29
第一节、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 29
第二节、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0
第三节、 2000年-2006年行业规模状况分析 30
一、 行业收入规模及变化情况 30
二、 工业总产值及销售产值 31
三、 行业获利状况 31
四、 行业资产规模情况 31
五、 企业数量 32
六、 从业人数 32
第四节、 行业周期性分析 32
一、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2
二、 行业与国民经济相关性分析 33
第五节、 行业资金来源分析 34
一、 2000年-2006年行业资本结构变化分析 34
二、 行业融资能力分析 34
第六节、 行业亏损情况 35
一、 2000年-2006年企业亏损面变化分析 35
第三章 企业地理位置分布及变化趋势 37
第一节、 企业地域分布状况 37
一、 企业地理位置分布图 37
二、 不同性质企业各省市分布状况 37
三、 不同规模企业各省市分布状况 39
第二节、 企业地域分布变化趋势 40
一、 2000年-2006年企业分布变动趋势 40
二、 2000年-2006年企业亏损面变化分析 41
第四章 行业竞争格局 42
第一节、 行业区域发展状况及竞争力研究 42
一、 东北地区 42
二、 华北地区 43
三、 华东地区 44
四、 华南地区 45
五、 华中地区 47
六、 西北地区 48
七、 西南地区 49
第二节、 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51
一、 主要省市竞争力比较 51
二、 吉林省 52
1、 主要指标及竞争力分析 52
三、 上海市 53
1、 主要指标及竞争力分析 53
四、 广东省 54
1、 主要指标及竞争力分析 54
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 56
第一节、 企业销售收入集中度分析 56
第二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集中度及运营状况 57
一、 股份合作企业 57
二、 股份制企业 58
三、 国有企业 59
四、 集体企业 60
五、 私营企业 62
第三节、 大中小型企业集中度及运营状况 63
一、 大型企业 63
二、 中型企业 64
三、 小型企业 66
第四节、 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67
一、 行业绝对成本壁垒 67
二、 不同经济规模进入壁垒 68
第六章 行业投资特性 69
第一节、 市场绩效分析 69
一、 市场需求分析 69
二、 市场容量分析 69
第二节、 行业投资与收益分析 70
第三节、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71
第四节、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72
第五节、 行业持续成长能力分析 73
第六节、 行业SWOT分析 73
一、 机会 73
二、 风险 74
三、 优势 74
1、 劳动力成本优势 74
2、 市场容量优势 74
3、 较强的制造业整体能力 75
四、 劣势 75
第七章 近七年生产情况分析 76
第一节、 原材料对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影响 76
一、 钢铁行业 76
1、 06年回顾:行业进入繁荣期 76
2、 07年展望:具备更好的行业结构 78
二、 电力行业 79
1、 2006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79
2、 2007年利用率有望触底 79
第二节、 整体生产能力分析 80
一、 工业总产值增长变化趋势 80
二、 产成品增长变化趋势 80
三、 投入-产出分析 82
第三节、 产品资金占用及相关成本费用分析 82
一、 产品资金占用增长变化趋势 82
二、 产品成本变化趋势 83
三、 不同类型企业产品资金占用分析 83
第八章 2003年-2007年销售情况分析 85
第一节、 影响汽车整车市场需求的因素 85
一、 燃油税政策 85
二、 交通运输业 85
1、 交通系统 85
2、 运输系统 86
第二节、 整体销售能力分析 86
一、 工业销售产值增长变化趋势 86
二、 销售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87
三、 销售成本费用分析 88
第三节、 市场份额变化分析 88
一、 不同规模企业市场份额变化分析 88
二、 不同所有制企业市场份额变化分析 89
三、 当前市场份额前20名企业基本营运情况 90
第四节、 产品出口交货分析 92
一、 产品出口交货增长变化分析 92
二、 出口产品地域分布趋势分析 92
第九章 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93
第一节、 收入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93
第二节、 产值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94
第三节、 利润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95
第四节、 资产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96
第十章 排头兵企业个案分析 98
第一节、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98
一、 企业基本信息 98
二、 企业发展历程 98
三、 企业财务状况 99
1、 营运能力 99
2、 企业盈利能力 99
3、 企业经营效率 100
4、 企业偿债能力 100
第二节、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母公司) 100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00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00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01
1、 营运能力 101
2、 企业盈利能力 102
3、 企业经营效率 102
4、 企业偿债能力 102
第三节、 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03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03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03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04
1、 营运能力 104
2、 企业盈利能力 104
3、 企业经营效率 104
4、 企业偿债能力 105
第四节、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05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05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05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07
1、 营运能力 107
2、 企业盈利能力 107
3、 企业经营效率 108
4、 企业偿债能力 108
第五节、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108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08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08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09
1、 营运能力 109
2、 企业盈利能力 110
3、 企业经营效率 110
4、 企业偿债能力 110
第六节、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110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10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11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12
1、 营运能力 112
2、 企业盈利能力 112
3、 企业经营效率 113
4、 企业偿债能力 113
第七节、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113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13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13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14
1、 营运能力 114
2、 企业盈利能力 114
3、 企业经营效率 115
4、 企业偿债能力 115
第八节、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115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15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15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16
1、 营运能力 116
2、 企业盈利能力 116
3、 企业经营效率 117
4、 企业偿债能力 117
第九节、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17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17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17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19
1、 营运能力 119
2、 企业盈利能力 119
3、 企业经营效率 119
4、 企业偿债能力 120
第十节、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20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20
二、 企业发展历程 120
三、 企业财务状况 121
1、 营运能力 121
2、 企业盈利能力 121
3、 企业经营效率 121
4、 企业偿债能力 122
第十一章 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123
第一节、 产品技术特点及开发方向 123
一、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23
1、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科技战略 123
2、 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23
二、 节能环保汽车 123
三、 汽车节能环保发展趋势 124
第二节、 重点发展领域 124
第三节、 全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125
一、 “十一五”汽车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 125
二、 “十一五”规划汽车体现自主发展战略 126
三、 “十一五”确定汽车未来发展方向 127
四、 “十一五”汽车业面临四大变化 129
第四节、 2007-2010年市场规模预测 131
一、 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131
1、 联合兼并重组进程加速 131
2、 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131
3、 模块化生产和系统化供货将成为发展潮流 132
4、 低污染、节能汽车是一个发展方向 132
5、 轿车将逐步进入家庭 133
二、 未来十年汽车需求预测 133

汽车